葡萄白粉病是近年来广泛发生的一种难治的真菌性病害, 无论鲜食葡萄还是酿酒葡萄均易受害,最易危害葡萄的叶片、新梢及果实等幼嫩器官。特别是随着鲜食葡萄面积不断增大, 黄河以北地区的山东、河北和陕西的秦岭北麓受害尤其严重, 不但降低葡萄的品质和产量, 还影响葡萄的美观以及口感。葡萄白粉病的发生与干旱密切相关, 干旱是引起病害流行的主要原因,栽培管理差的果园发病会较重。
枝条被害症状
白粉病果症状
一、病症表现
新梢发病初期会产生星状病斑,上有白粉,枝条木质化后则会出现褐色到黑色病斑。病芽发出的新梢生长缓慢,叶片卷缩。
展叶期叶片感病可在正面产生不规则形黄色或褪绿小斑块,病斑正反面均有一层白色粉状物,叶背面的叶脉变黑,粉斑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,粉下叶表面呈褐色花斑,叶片卷缩,严重时全叶枯焦而脱落。
果梗及穗轴初期表面产生不规则灰白色粉斑,后期粉斑下面形成雪花状或不规则的褐斑,可使穗轴、果梗变脆,枝梢生长受阻;
幼果先出现褐绿斑块,果面出现星芒状花纹,其上覆盖一层白粉状物,病果停止生长,有时变成畸形,果肉味酸。开始着色后果实在多雨时易感病,病处裂开,后腐烂。
二、发生与流行
设施栽培最易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,主要原因在于干旱、栽培过密、修剪枝条不及时等。如避雨栽培技。
栽培管理差的果园发病会较重。
偏施氮肥,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和树势衰退有利于发病。
相对湿度大会促进葡萄白粉病的流行。
光照、散光,对白粉病发生有利;强光照对白粉病发生不利。
葡萄园地势低洼、主干过低、短枝修剪、过量施氮肥、叶幕层过厚、通风透光差,以及栽培密度过低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。
病原菌可以借风、雨传播,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。
化学防治的两个关键时期:发芽前、后;其他防控适期:开花前、落花后至套袋前、果实生长的中期(特别是幼果转色期前后)。
三、防治方法
1. 春季秋季预防
(1)清除菌源
秋后剪除病梢,清扫病叶、病果及其它病菌残体,集中烧毁。
(2)药剂预防
在葡萄芽膨大而未发芽前喷3~5°Be石硫合剂或45%晶体石硫合剂40~50倍液2~3次进行预防,可有效控制初侵染,减轻后期发病。
2. 葡萄成熟期防治措施
(1)清理副梢,以利于葡萄架面通风透气
尤其在雨后葡萄最易徒长,副梢发生率甚高,要对葡萄及时摘心,及时抹去副梢。同时对新梢过多的植株,要酌情清除一部分,同时要摘除发黄的老叶,确保葡萄架面通透,降低葡萄架面湿度,提高抗逆性。
(2)除草
由于夏季温度较高,葡萄园杂草生长旺盛,会影响葡萄的通风透光和产量,因此要及时做好葡萄田间除草工作。
(3)控制浇水,不要大水漫灌
6~7月份,正值夏季高温时期,高温高湿易引起葡萄白粉病的发生,所以要坚持后期控制浇水的原则,小水轻灌。
(4)加强施肥管理
结合灌水,每墩葡萄施入混合过的重过磷酸钙和磷酸二铵200~300g,禁止施尿素。施肥时要远离葡萄墩30~40cm,埋土深度10~20cm,立即浇水。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,可使养分迅速被树体吸收,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树体营养水平。减少葡萄干穗干尖,提高葡萄的含糖量和着色度,使葡萄提早成熟。
(5)药剂防治
6月份高温高湿条件下,结合以上管理措施,在雨后天晴及时普喷1次百菌清或多菌灵1000倍液,预防葡萄白粉病等病害的发生。如发现葡萄白粉病,及时喷施800~1000倍液粉锈宁,间隔7~10天再喷1次,或0.3%四霉素50g+水70kg防治,连喷2~3次效果显著。
硫制剂是防治葡萄白粉病的基础药剂,包括石硫合剂、硫磺粉剂、硫胶悬剂等,都对葡萄白粉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。一定要坚持喷洒保护性杀菌剂,这种药剂用于花前和花后的关键时期,具有持效期长的优点,也可以用于植株发病后与治疗药剂配合使用,一般保护性菌剂包括百菌清、农抗120、武夷菌素等,用药次数视具体情况而定,一般间隔期为7~10天喷1次。
注意事项:严格按照以上农药和浓度使用。葡萄采摘前20天停止喷粉锈宁,采摘前10天停止喷多菌灵和百菌清,采摘前7天停止使用任何农药。喷雾时叶面和果穗要同时均匀喷雾。
药剂试验对比:
(1)绿然(1.5%苦参·蛇床素其中苦参碱0.5%,蛇床素1%)水剂,山西德危生化有限公司。
(2)大白鲨(126%辛菌胺酬酸盐)水剂,泌阳市新兴化工有限公司。
(3)卡美丽(20%王菌酮·已唑醇,其中王菌酮10%,己唑醇10%)水剂,四川衣利。
(4)诺田(60%庭菌酯)水分散粒剂,海南博士威衣用化学有限公司。
(5)露娜森(42.8%氟菌·肟菌酯,其中肟菌酯21.4%,氯吡酰胺214%)思浮剂,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。
(6)富立库(戊唑醇,有效成分430g/L)爆浮剂,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。
(7)明治(30%己唑醇·硬菌酯,其中己唑醇10%,配菌酯20%)悬浮剂陕西康禾立丰科技药业有限公司。
丁玉清等在《几种药剂防治葡萄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初报》中说道,葡萄白粉病是宾川县葡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,对葡萄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,筛选低毒、低残留的药剂进行防治对葡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。参试试验的几种药剂对葡萄白粉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,但以卡美丽600倍、露娜森1500倍两个药剂的防治效果最好,防效分别为84.22%、86.91%,其次是绿然750倍、诺田3750倍、富立库2500倍,防效分别为74.2%、74.26%、76.43%。
白粉病的防治要以防为主,防治结合,在发病初期适当增加用药量,喷药要均匀周到,同时提高喷雾器的雾化能力。选用药剂通常以治疗剂与保护剂搭配使用防治效果较好,并交替使用,间隔期以5~7 d喷药一次,连续2~3次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。 |